- 光伏行业的供给侧调整将成为影响价格、利润和竞争格局的重要因素,顶层支持和市场化淘汰相结合的政策有望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 预计多晶硅能耗和组件质量将成为政策抓手,严格的标准将加速不合格产能的清退。
- 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技术迭代将是实现供给侧改善的关键,建议关注低成本硅料和高效组件等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
核心要点2本报告分析了光伏行业在“反内卷”背景下的供给侧调整,认为顶层支持、市场化淘汰和技术迭代将推动供给改善。
自2025年6月底以来,光伏行业的政策信号频繁发布,旨在避免低价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历史案例显示,2016-2017年的供给侧改革和日本水泥行业的出清过程为光伏行业提供了借鉴。
报告指出,光伏行业短期内难以通过单一的行政或市场化手段实现出清,预计多晶硅能耗和组件产品质量将成为政策抓手。
行业集中度较低,地方政府参与可能促成产能重组,建议关注多晶硅的收储进度。
在供给侧调整路径上,报告认为通过顶层支持、市场化淘汰和技术迭代相结合,可以实现改善。
预计产业链价格将逐步覆盖全成本,市场承接力增强。
随着行业盈利压力加大,出清速度可能加快。
同时,技术创新是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
投资建议方面,推荐关注低成本硅料、光伏玻璃、高效电池/组件及财务稳健的龙头企业,以及有潜力向新兴领域扩展的辅材、设备和逆变器公司。
风险提示包括传统能源价格波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及储能降本不及预期等。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低成本硅料企业:由于光伏行业的供给侧调整和对多晶硅能耗的严格要求,低成本硅料企业有望在行业整合中受益。
2. 光伏玻璃企业:随着产业链价格逐步覆盖全成本,光伏玻璃企业将受益于价格修复和需求回暖。
3. 高效电池/组件企业:技术迭代和市场化淘汰将推动高效电池和组件的需求,相关企业将具备较好的市场前景。
4. 财务稳健的各环节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行业调整中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5. 辅材、设备、逆变器企业:推荐那些主业经营扎实,并有能力和意愿向电子半导体、机器人、AI算力等方向延伸的企业,以抓住行业新机遇。
投资逻辑基于光伏行业的供给侧改善、政策支持、市场化淘汰和技术迭代的综合考量,预计后续相关政策将推动产业链景气度持续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