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8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微升至49.4%,但仍连续五个月低于荣枯线,显示出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未根本缓解。
2. 服务业PMI因股市回暖和暑期需求回升至50.5%,但建筑业PMI因极端天气和房地产低迷降至收缩区间。
3. 未来需重点关注扩大内需和稳定房地产市场,以推动经济复苏,同时预计9月份制造业PMI将季节性提升至49.8-50.2%之间。
核心观点22025年8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4%,较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处于50%荣枯线下,反映出国内需求不足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尽管反内卷对生产端的冲击有所消退,价格和市场预期有所改善,但高温多雨天气及需求不足仍是主要拖累因素。
从供给和需求来看,生产指数为50.8%,显示生产扩张加速,但新订单指数为49.5%,持续收缩,表明需求依旧疲软。
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尽管略有回升,但年内出口订单仍将对制造业总需求形成压力。
行业表现方面,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1.9%和50.5%,显示新动能支撑增强;然而消费品和高耗能行业PMI分别为49.2%和48.2%,表明消费和地产需求的恢复脆弱性较高。
在企业规模上,大型企业PMI为50.8%,中小型企业PMI则分别为48.9%和46.6%,显示出大型企业相对较强的恢复能力,而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内外部需求压力。
非制造业方面,8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服务业PMI升至年内高点,受股市回暖和暑期需求提振影响。
然而,建筑业PMI降至49.1%,创疫后新低,主要受到极端天气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拖累。
总体来看,尽管8月PMI有所回升,但消费和地产的内生动能恢复依然面临挑战,未来需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以促进内需和稳定房地产市场。
预计9月份制造业PMI将季节性提升至49.8-50.2%之间,但仍需关注需求不足和政策效应减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