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0%,接近去年8月水平,主要受外需和高基数影响。
建筑业和服务业新订单偏弱,供需矛盾加剧,价格继续下滑。
市场关注逆周期政策调节,可能推动货币宽松,优质红利和科技板块有望迎来结构性行情。
核心观点24月PMI数据显示,制造业PMI回落至49.0%,接近去年8月水平,非制造业PMI为50.4%。
主要受外部环境变化和高基数影响,尤其是新订单和生产分项的显著下滑。
新出口订单降至44.7%,为年内最低。
制造业需求不足,物价负增长加剧,企业采购量减少。
尽管制造业受到外需影响,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仍表现相对强劲,显示新动能持续。
建筑业新订单和从业人员分项偏弱,可能受到地产周期和基建放缓影响,新订单连续四个月低于50。
服务业PMI略有放缓,但吸纳就业能力有所改善,消费型服务业可能受政策利好影响。
价格方面,建筑业和服务业销售价格继续下滑,PMI价格分项可能面临回落压力。
综合PMI与去年三季度持平,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可能放缓,但不至于失速。
未来需关注逆周期政策调节力度,特别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实施。
债市方面,市场开始计入货币宽松预期,股市可能出现结构性行情,优质红利和科技板块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政策超预期及美国关税政策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