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标的:百威亚太(1876.HK) 推荐理由:尽管25Q1业绩受中国市场拖累,但公司在高端及超高端领域的竞争优势仍然明显,尤其是在韩国市场表现强劲。
预计随着库存去化,渠道结构将逐步回归正常,维持“增持”评级。
核心观点1- 百威亚太2025年一季度业绩受中国市场拖累,营收同比下降7.5%,净利润同比下降18.5%。
- 西部地区销量持续承压,而东部地区表现较好,尤其韩国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维持“增持”评级,关注高端市场竞争优势。
核心观点2
百威亚太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受到中国市场的拖累。
具体数据如下:营收为14.61亿美元,同比下降7.5%;正常化EBITDA为4.85亿美元,同比下降11.2%;归母净利润为2.34亿美元,同比下降18.5%。
销量方面,第一季度销量为197.41万千升,同比下降6.1%;每百升收入同比下降1.5%。
毛利率为51.0%,同比增长0.01个百分点;正常化EBITDA利润率为33.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分地区来看,亚太地区西部的收入和正常化EBITDA分别同比下降11.7%和17.6%,销量同比下降8.6%,每百升收入同比下降3.4%。
在印度,高端及超高端产品组合销量和收入继续增长。
亚太地区东部的收入和正常化EBITDA分别同比增长11.7%和24.4%,销量同比增长11.9%,每百升收入同比持平。
韩国地区销量实现双位数增长,但受到渠道组合影响,每百升收入同比持平。
中国地区的表现较弱,收入和正常化EBITDA分别同比下降12.7%和17.1%,销量同比下降9.2%,每百升收入同比下降3.9%。
受库存管理和渠道表现疲弱影响,中国地区的销量和收入均出现下降。
展望未来,预计2025年到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至7.52亿美元、7.97亿美元和8.41亿美元,调整幅度为5%、7%和8%。
当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9倍、18倍和17倍。
尽管面临中国市场需求疲软的挑战,但公司在高端及超高端领域的竞争优势仍然被看好,因此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渠道掌控力减弱、市场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