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丽法案》快速落地,但因其分配效应和财政收紧特征,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有限,潜藏“财政悬崖”风险。
- 法案的实施加剧了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性挑战,预计对GDP的累计影响仅为0.1%。
- 短期内美债供给冲击可控,未来驱动因素将转向关税、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需关注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财政赤字风险。
核心观点2《大美丽法案》快速落地,但因其显著的分配效应和财政收紧效果,对美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有限。
法案的特点是“增赤在前、减赤在后”,这可能导致2028年前后出现“财政悬崖”风险。
短期内,美债发行对市场流动性和期限溢价的风险可控,但长期来看,美国政府债务的不可持续性使得美债利率的期限溢价难以降低。
法案的快速通过得益于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影响力和对立法规则的有效利用。
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延长现有减税政策和实施新的紧缩政策,CBO预计未来十年将增加3.85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但增量政策将带来0.49万亿美元的财政盈余,整体上对经济的影响不如预期显著。
在预算和经济效应方面,法案加剧了对美国公共债务可持续性的担忧,且对增长的刺激效应有限。
不同机构的测算显示,法案对GDP的累计影响仅为0.1%,低收入群体受到的负面冲击更大。
2025年预计的关税收入能够部分对冲法案带来的赤字,但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真实的对冲效果可能低于预期。
从债务供给的角度来看,法案的通过会提升债务上限,财政部将在2025年补发国债,短期内流动性冲击和期限溢价的压力可控,但中长期看,债务扩张的路径依赖将使得长期美债利率的期限溢价难以下降。
整体而言,未来美债的驱动因素将转向关税、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而需警惕的风险包括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财政赤字失速和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的再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