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年7月新增社融1.16万亿元,同比多增,社融存量增速持续改善,但新增人民币贷款转为负值,表明融资需求疲弱。
2. 政府债券融资成为社融的主要支撑,新增贷款的负增长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待提振。
3. 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有所增加,低利率和资本市场回暖是推动因素。
核心观点22025年7月的金融数据点评显示,新增贷款出现负增长,微观主体的融资需求仍待提振。
具体情况如下: 1. 社会融资(社融)方面,7月新增社融为1.16万亿元,同比多增3893亿元,存量社融增速为9%,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改善趋势。
2. 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00亿元,同比减少3100亿元,显示出融资需求的疲弱。
社融口径下,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263亿元,同比减少3455亿元,是本月社融的主要拖累因素。
3. 从社融结构看,政府债券融资仍是主要支撑,7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24万亿元,同比多增5559亿元,发行规模为今年的次高点。
4. 其他融资方式中,委托贷款和银行承兑汇票出现负增长,信托贷款略有增加,表明企业融资渠道仍然受到限制。
5. 企业直接融资方面,新增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分别为2791亿元和505亿元,同比均有所增加,反映出低利率环境和资本市场回暖的积极影响。
总体来看,尽管社融规模和存量增速有所改善,但新增贷款转负及微观主体融资需求的不足,仍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