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7年“三道红线”实施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预计2024年地产拉动GDP仅占9.6%。
- 尽管地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仍呈负增长,但供需关系正在改善,未来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
- 房企信用风险已基本出清,个别房企如万科的信用风险可控,整体市场前景趋于稳定。
核心观点2本报告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变化。
宏观层面,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对GDP的拉动作用显著减弱。
自2017年实施“三道红线”政策以来,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下降,预计2024年地产行业拉动的GDP约为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9.6%,较2016年的16.9%回落近7.3个百分点。
尽管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仍面临负增长,但在经济动能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背景下,地产负增长应理性看待,且可能接近企稳时点。
在供需关系方面,经过供给端的深度调整,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正在改善。
政策如存量房收储和城市更新等,优化了供给结构,需求端也有所回暖。
住宅销售面积同比降幅收窄,去化周期在一二线城市持续改善,但三四线城市仍面临去化困难。
预计未来几年,新增住宅需求将保持稳定。
微观层面,房企的信用风险已基本出清,部分企业如万科的信用风险可控。
尽管仍有一定规模的信用债存量,但未出险房企的绝对利差普遍降低,表明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地产销售景气度的短期波动、政策推进节奏的不确定性以及测算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整体来看,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正在为经济的稳步增长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