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市场回调,价值风格弱于成长风格,但偏股混合型基金表现相对稳健,科技成长板块仍具赚钱效应。
- 资金流入持续,增量资金共振现象明显,市场流动性宽松,牛市基础条件已具备。
- 银行板块调整接近尾声,创业板指和科技科创有望在低估值和业绩增长中获得超额收益。
核心观点2本周市场整体回调,上证指数跌0.94%,沪深300跌1.75%,但偏股混合型基金表现相对较好,仅回撤0.39%。
市场回调主要受海内外重要事件落地后资金止盈影响,但科技成长板块依然保持赚钱效应,尤其在创新药和光模块等领域。
中期来看,随着中长期资金的持续流入,市场流动性宽松,增量资金出现共振现象,公募基金和融资余额均有所回升。
当前市场不必担忧“二次探底”,而需关注是否能持续创新高,具备牛市基础条件。
在结构层面,银行板块回调幅度较大,但波动率下降,筹码结构改善,未来下跌阶段可能已结束。
当前银行-微盘的杠铃策略与低估值大盘成长、科技科创的收益分化达到历史极值,未来或将面临来自中间资产的挑战。
展望后市,银行板块未形成极致泡沫,处于“跌而不倒”状态;而创业板指和科技科创在政策和产业趋势的支持下,有望重回超额有效性。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政策不及预期及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足,具备牛市基础条件。
- 重点关注创业板指和科技科创领域的投资机会。
- 银行板块回调幅度已达到高位,超额收益空间有限。
- 低估值大盘成长和科技科创板块有望获得超额回报。
- 反银行-微盘杠铃策略仍具吸引力,但需关注中间资产的表现。
- 宏观政策转向积极,有利于新兴产业和低估值资产的回升。
- 风险因素包括国内政策不及预期及海外货币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