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的“预防式降息”有望促进经济“软着陆”,增强流动性,对新兴市场和中国的外需形成积极影响。
- 国内经济在“反内卷”影响下仍呈下行趋势,但出口价格和高附加值产品表现强劲,可能成为PPI的领先指标。
- A股出口型上市公司有望受益于降息周期,投资者应关注流动性改善后的港股补涨及成长投资向出口转型的机会。
核心观点2本周A股策略周报的核心要点如下: 1. **宏观经济背景**:美联储的“预防式降息”历史表明,此举往往能促进经济“软着陆”,即GDP增速回升和失业率下降。
预计美股将受益于流动性增强和经济企稳。
2. **新兴市场影响**:美联储降息将缓解新兴市场汇率贬值压力,给予更多货币政策空间,若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新兴市场将受益于美国需求的外溢。
3. **中国经济现状**:国内经济在“反内卷”影响下持续走弱,主要体现在房地产、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的下滑。
但PPI中出现了积极因素,出口价格有望成为领先指标,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仍保持强劲。
4. **经济模式转变**:中国经济模式已从强“供给拉动”转向“供给出清+海外需求回升”,企业盈利水平有望修复。
5. **出口型公司机会**: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周期中A股出口型上市公司表现优于市场。
筛选出18个受益行业,主要包括投资相关的资本品、制造业中间品以及消费和医药行业。
6.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流动性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特别是港股的补涨和出口驱动的成长投资。
中期推荐关注上游资源、资本品和基础化工品等实物资产,同时内需相关领域也将逐渐出现机会。
7. **风险提示**:需关注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和海外经济大幅下行的风险。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流动性压制解除后,港股可能出现补涨行情。
- 成长投资将逐步从科技驱动转向出口出海。
- 推荐投资于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及海外降息的实物资产,包括上游资源、资本品和基础化工品。
- 关注盈利修复后的内需相关领域机会,如食品饮料、猪肉、旅游及景区等。
- 保险的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券商也值得关注。
-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经济修复不及预期及海外经济大幅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