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原油消费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亚太地区在未来将继续主导消费市场。
- 全球炼油产品消费结构正向中轻质组分转变,中国、美国和印度的消费特点各异,且炼油产能普遍过剩。
- 中国炼油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变,政策推动下需提高化工原料产率,未来建议关注具规模优势和完整产业链的炼油化工龙头企业。
核心要点2本报告深入分析了石油化工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 1. 原油消费与宏观经济的关联性强,亚太地区将继续是全球原油消费的主要力量,预计2024年消费占全球38%。
2. 全球炼油产品消费结构正在向中轻质组分转变,重质组分如残余燃料油的占比迅速下降,尤其在美国和中国,汽柴油消费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而印度的馏分燃料油消费稳定。
3. 全球炼油产能过剩,炼厂开工率维持在80%左右,预计中短期内原油供给将过剩,需求增量疲软,油价基本面承压。
4. 中国炼油行业正经历结构性转变,传统燃料型产品消费下滑,化工型产品需求上升,政府政策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高效低排放新产能替代。
5. 建议关注具备完整炼化一体化项目、规模优势及丰富产品线的炼油化工龙头企业,风险包括地缘政治、油价波动、宏观经济下滑、新能源替代等因素。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具有完整炼化一体化项目、规模优势显著、炼化产品丰富的炼油化工龙头企业。
推荐理由: 1. 全球原油消费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亚太地区未来将继续成为原油消费的主力,相关企业将受益。
2. 全球炼油产品消费结构向中轻质组分转变,炼油龙头企业能更好地适应这一趋势,提升市场竞争力。
3. 中国炼油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转变,传统燃料型产品需求下降,化工型产品需求上升,具备化工产品生产能力的企业将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4. 政府政策限制炼油产能增长,推动先进低排新产能替代,能够快速适应政策变化的龙头企业将具备竞争优势。
5. 投资于炼油化工龙头企业可以享受其规模效应和丰富的产品线带来的利润增长潜力。
风险提示包括地缘政治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下滑风险、新能源替代风险及新技术带来的成本变化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