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的“预防式降息”将提升美国经济“软着陆”的概率,利好美股,可能对新兴市场形成积极影响。
- 国内经济数据持续走弱,但出现一些积极信号,如PPI新涨价因素增强和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表现良好。
- 当前市场机会在于出口型企业和流动性改善后的港股,同时关注受益于外需修复的相关行业,推荐上游资源、资本品及内需相关领域。
核心观点2本投资报告的核心要点如下: 1. **宏观经济背景**: - 美联储于9月17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历史上类似的“预防式降息”通常伴随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即GDP增速回升和失业率下降。
- 降息后,发达市场表现较好,而新兴市场则存在分化,主要通过汇率和美国需求的外溢效应影响。
2. **国内经济现状**: - 近期国内经济数据继续下行,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
- 尽管需求疲软,但PPI中出现新涨价因素,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仍然强劲,部分企业开始补库。
3. **出口机会**: - 在降息周期中,出口型上市公司通常表现优于市场,当前出口企业能够规避国内价格内卷压力,并受益于海外经济复苏。
4. **市场走势与基本面**: - 本周市场小幅回调,但非TMT行业表现良好,反映出市场在消化降息预期后的再平衡。
- 基本面兑现将成为市场上行的重要驱动,预计海外“软着陆”将支撑资本开支。
5. **投资策略**: - 关注流动性改善后港股的补涨机会,以及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出口企业。
- 中期推荐包括上游资源、资本品和内需相关领域(食品饮料、旅游等),以及受益于资本回报回升的保险和券商。
总之,真正的牛市尚未开始,需等待基本面的进一步验证。
投资建议本报告的投资建议及理由为: - 关注流动性压制解除后,港股可能出现补涨行情。
- 寻找积极参与全球竞争的出口出海企业,受益于外需修复。
- 推荐的行业包括资本品(光伏、通用设备、半导体等)、中间品(塑料、电子化学品等)和消费、医药领域(游戏、个护用品等)。
- 上游资源(铜、铝、油、金)和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等)将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及海外降息带来的制造业活动修复。
- 内需相关领域(食品饮料、旅游等)将在盈利修复后出现机会。
- 保险行业的长期资产端将受益于资本回报见底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