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航天领域,卫星互联网凭借低轨卫星的低时延和低成本优势,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赛道。
- 政策和技术的共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预计到2024年底低轨卫星申报量将超过7万颗。
- 投资建议关注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及地面终端等多环节,风险包括政策和市场竞争的不确定性。
核心要点2
本报告分析了国防军工行业和商业航天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卫星互联网作为核心赛道。
低轨卫星(LEO)因其低时延和低成本优势,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
截至2023年5月,美国在轨卫星数量领先,SpaceX的星链计划处于全球前列。
国内“国网”和“千帆”星座项目也在加速推进,预计到2025年民营可复用火箭将迎来密集首飞。
政策、技术和资源的共振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4年底低轨卫星的申报量将超过7万颗,行业竞争加剧。
在民用场景中,卫星互联网将与地面通信形成互补,军事应用价值在俄乌冲突中得到验证。
商业航天产业链涵盖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发射服务、地面终端和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其中卫星通信是最大的应用领域。
SpaceX在卫星互联网发展中取得显著成就,预计到2025年星链总带宽容量将接近450Tbps,用户规模突破600万。
投资建议方面,建议关注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地面终端和卫星运营等多个环节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包括产业政策变化、卫星星座建设进度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
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投资标的及推荐理由如下: 1. 卫星制造:随着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卫星制造的需求将显著增加,特别是在有效载荷与卫星平台制造方面。
2. 火箭发射:可回收火箭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将加速火箭发射的频率,提升发射服务的性价比,从而推动商业航天的发展。
3. 地面终端:随着卫星互联网的普及,地面终端设备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成为重要的投资领域。
4. 卫星运营:卫星应用服务,尤其是通信领域的增长潜力巨大,投资卫星运营公司有望获得良好回报。
推荐理由:政策、技术与资源的共振推动行业爆发,国内低轨卫星互联网组网加速,市场前景广阔,多环节的积极变化将为相关企业带来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