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月特朗普关税落地以来,美国核心通胀连续5个月不及预期,主要因贸易商前置进口和墨西哥商品增多等因素。
- 关税对核心商品的影响有限,因其在CPI中的权重较小,且关税政策导致服务部门衰退。
- 未来一个季度美国CPI可能继续低于市场预期,降息风险依然存在,但美联储可能因不确定性而延后降息决策。
核心观点2
报告指出,自2月特朗普关税实施以来,美国核心通胀连续五个月未达预期,原因主要包括: 1. **贸易商行为**:美国贸易商提前进口商品,增加了来自墨西哥和越南的低价商品,缓解了关税带来的通胀压力。
2. **关税影响的分散**:关税成本在贸易链条的四个环节中分担,最终仅有0.2%的价格压力传导至美国CPI。
3. **核心商品权重较小**:关税对核心商品的影响相对有限,因其在CPI中的权重较小,导致整体CPI增速未显著上升。
4. **服务部门的拖累**:关税虽对商品部门造成通胀压力,但服务部门却经历衰退,整体上拉低了核心CPI。
5. **未来预期**:预计未来一个季度CPI环比增长中枢可能低于市场预期,尽管通胀水平可能保持在3%以下,但这不意味着美联储会大幅降息。
此外,报告强调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潜在影响,使得美联储在降息决策上面临挑战。
风险提示包括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通胀超预期上行以及特朗普对美联储独立性的干预可能导致的信用危机。